下载APP
惊艳!同济大学带你穿越千年,走进古画,还原广袖华裳之美
同济大学 2020年10月27日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满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 千余年前一个中秋之夜,诗人殷文圭曾写下这这样的诗句。刚过去的中秋晚会,装束复原小组的《一眼千年》在央视亮相,展示历代服饰,赚足惊艳的目光。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文化源远流长,汉服可谓其中一张不可或缺、极具特色的文化名片。中国历代服饰史更是一部看在眼里、穿在身上的历史,是折射社会历史最直观的镜子。

 

10月23日晚,同济大学图书馆闻学堂带领学子穿越千年,走进古画,带领学子体会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的服饰文化,现场感受汉的大气、唐的华丽,品读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images/article/202010271136465845.jpg

 

当晚举办了《画中人—古代人物画服饰复原》讲座。上海科技大学通识课教师,闻道园文创中心、尚工坊新文房产学研基地创始人,同济大学“中国传统家具教学创新基地”负责人邱俊老师,装束复原小组裘悦佳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古代人物服饰讲座及展演活动。

 

/images/article/202010271136552456.jpg

 

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精力去复原?裘悦佳老师说,正所谓“知来处,明去处”,装束复原的目的是通过复原找回属于自己的审美意识。中华文明悠悠,中间经历了太多次的文化冲突与断代。只有找回这个基底,我们才能在之上播种,开出更加绮丽的花。

 

裘悦佳老师讲述了中国历代服饰的变迁与其背后透出来的中国文化名片。我国古代服饰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与明清时期。每个时期都有那个时期的独特审美。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融会及佛教的传入,世俗习风经历了一个由质朴洒脱到萎靡绮丽的变化,妆容也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而在盛唐时期,随着胭脂逐渐进入中国,古人对胭脂的喜爱达到顶峰,女子更是以在面部涂抹大量胭脂为美。

 

/images/article/202010271138039722.jpg

 

裘悦佳老师介绍,因为古人的装束主要依据陶俑或者壁画进行复原。对于部分秦朝等资料不足的朝代,只能采用考据文献记录进行复原,并随着文物出土逐步完善其装束。

 

此次活动的重头戏登场了。经过自主报名与现场筛选,三名志愿者参与到了古代装束复原的现场展示中。此次活动共装扮了汉代女子一名,唐代男子、女子各一名。其中,唐代女子进行了完整的妆发装扮。志愿者穿上了隋末唐初的服饰,裘悦佳老师为她画了富有唐初特色的眉毛与底妆,并绾上了特色的单刀翻髻。

 

/images/article/202010271137421325.jpg

 

在化妆期间,同学们观赏了由装束复原小组举办的秀展《一眼千年》。从商周时期至清朝初期,40位模特逐一登场。在这场秀中,现场同学看到了大量的古典元素。精美翔实的文物资料,通过严谨科学的复原方法,以走秀的形式,在舞台上勾勒出千年前的梦境。同学们针对视频中的妆容服饰进行提问,邱俊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解答,现场氛围十分活跃。

 

/images/article/202010271137525608.jpg

 

视频播放完毕后,裘悦佳老师的妆容也进行到尾声。单刀翻髻,两弯秀眉,一名初唐女子款款起身。此时,汉唐风情进入闻学堂中。一梦千年,尽享古典之美。

 

装束复原小组:

 

装束复原团队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独家专业研究、复原历代服饰及相关物质文化的团体。其作品参展于中国丝绸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洛阳博物馆、东华大学等单位,曾参与录制中央电视台《央视秋晚》《我有传家宝》《开门大吉》等知名综艺节目,担任多部历史题材影视剧、话剧、纪录片的服化设计师和顾问,并已出版《中国装束》《汉晋衣裳》两部作品(论文)集。

 

来源:同济大学图书馆闻学堂

 

编辑:喻娟

教育兴 则国家兴
教育兴 则国家兴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