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北京师范大学非遗传习坊落成典礼暨呼伦贝尔“非遗进校园”开幕式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 2021年04月19日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1412585.jpg

 

4月17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非遗传习坊落成典礼暨呼伦贝尔“非遗进校园”开幕式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1521875.jpg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清远市人民政府、珠海市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相关领导,各级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及相关人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珠海园区师生以及珠海金鼎中学、金凤小学师生代表共二百余人参加了揭幕典礼和开幕式。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2137920.jpg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罗永纲,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与青年工作部部长徐婷、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呼伦贝尔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阿荔惠,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翀,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红培,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珠海分校校长王守军为非遗传习坊揭牌,并开启呼伦贝尔“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序幕。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张明远教授主持落成典礼揭牌仪式。

 

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部分写进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工作,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做出重要指示。新落成的非遗传习坊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在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文化遗产工作精神的指引下,集中力量设计打造的高标准、有特色、专业性的非遗传习坊,是全国高校范围内为数不多致力于非遗传承、传习的专业化场所。传习坊集传习、小型藏馆、展览、展演等功能于一体,建筑面积1221.3平方米,主要用于开展非遗实践教学、非遗实践培训、非遗实践研讨、非遗实践创新等活动,同时带动校园文化建设。传习对其他高校、中小学学生开放,作为非遗教育的第二课堂,力争将传习坊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非遗教育高地。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2347750.jpg

 

作为非遗传习坊承办的首场活动——呼伦贝尔“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为期5天,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呼伦贝尔市委统战部、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合作举办,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加强北部边疆与大湾区的连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发展,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高校、融入师生。活动以非遗传习坊、校园蒙古包为主要场地,邀请了60余位呼伦贝尔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展演者来到珠海校区,开展17项非遗项目活态传承、展览展示和互动体验。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2503611.jpg

 

王守军致欢迎辞,他回顾了北师大在民俗学、非遗研究上的传统优势,并指出非遗传习坊的落成表示学校非遗研究和实践教学已迈向研学并进、双轮驱动的新阶段。非遗中心的开放平台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及珠海市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欢迎大家在校园内欣赏呼伦贝尔的多民族文化遗产。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3073339.jpg

 

典礼上,王福州、兰静、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吕贵和、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远平、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乌日娜分别致辞祝贺非遗传习坊的落成,祝愿“非遗进校园”活动顺利举行。

 

王福州指出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他带来三个喜讯,一是非遗学科建设推进,成为三十六个学科之一,非遗教育进入硕博课程,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在推进“非遗进校园”工程,对高校、中小学教师进行非遗研培;三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杂志创刊,为非遗理论提供更专业的平台。非遗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突破传统学科的桎梏,多学科交叉研究,前景非常光明,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3241040.jpg

 

兰静向大家传达了国家非遗保护的相关动态,非遗文化的发展前景非常好,“非遗进校园”已经成为目前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模式。他指出高校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北师大珠海校区建设的高标准非遗传习坊,为珠澳文化交流合作和大湾区整体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综合性教育平台,对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传承与文化建设的工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3413444.jpg

 

吕贵和向大家介绍了呼伦贝尔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出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是一次很好的合作交流契机,60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北师大珠海校区,通过展览、展示、展演和传承培训,让广大师生们能近距离感知体验内蒙古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亦能依托北师大优良的民俗学学术资源与师资力量提升呼伦贝尔市非遗传承人、从业者的非遗理论研究与实践水平。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3574140.jpg

 

郑远平讲述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合作机缘,介绍了清远市丰富的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期待清远市非遗也能走进北师大珠海校区,并诚挚邀请大家到清远做客以及指导非遗传承保护工作。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4118300.jpg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教授乌日娜身着亮丽的传统民族服装上台致辞,她说自己是鄂温克族,具备双重身份,既是音乐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认为祖先留下来的文化是珍贵的遗产,她非常关注并一直致力于家乡非遗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发扬光大。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4277631.jpg

 

典礼上,呼伦贝尔市常委、统战部部长阿荔惠代表呼伦贝尔市向珠海校区赠送草原民族轻易不送人的精美马鞍,王守军代表珠海校区接受了这珍贵的礼物。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4433812.jpg

 

随后,与会嘉宾和师生们参观了非遗传习坊。在非遗传习坊两间宽敞的传习室里,分别有呼伦贝尔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习制作“鄂温克族太阳花”与“达斡尔族哈尼卡”。除了园区的师生,现场还有来自金鼎中学、金凤小学的中小学生认真学习非遗制作技艺,他们第一次接触到少数民族非遗文化,新鲜好奇,兴致勃勃地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学习手工艺。这种传习方式悄然地在中小学生心中播下非遗的种子,为非遗的活态传承培育新生力量。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4593715.jpg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5150578.jpg

 

【现场图集】

 

呼伦贝尔非遗文化丰富多彩

 

现场各种活动让人琳琅满目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5421831.jpg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6034713.jpg

 

每一件手工作品

 

都寄托着游牧民族的美好祈盼

 

毛绒绒的质地

 

总是令人联想到

 

四月飞雪的呼伦贝尔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6154756.jpg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6352520.jpg

 

折叠 剪裁 缝制

 

每一步都展现着

 

蒙古族女孩的心灵手巧

 

每一针都藏匿着

 

独属于草原的细腻柔情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7026036.jpg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7120163.jpg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7238166.jpg

 

琳琅满目的皮制品

 

或源于古老桦树

 

或关于美好期盼

 

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融合

 

阵阵铃铛响起

 

讲述着鄂伦春族和蒙古族的古老传说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7343949.jpg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7503690.jpg

 

特色文化 传统服饰 豪爽性情

 

于百年纪念广场

 

感受魅力十足的“游牧风情”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8019960.jpg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8215065.jpg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8312598.jpg

 

刹那间弓弦一松

 

一箭出似万箭出

 

穿过五彩箭靶

 

是为“破空之势”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8425099.jpg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8581180.jpg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轻掀帘帐

 

原来小小蒙古包内

 

别有一番天地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9122922.jpg

 

软糯柔滑,香甜细腻

 

带来暖意与甜意的

 

不仅是美味的蒙族点心

 

更是深厚无比的民族同胞情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9290505.jpg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9472626.jpg

 

“摔跤”是蒙古族的特色运动

 

一时间龙争虎斗

 

“摔”出十足英雄气概

 

却不减兄弟情谊

 

/images/article/202104/202104192249586106.jpg

 

且听马头琴奏响一曲

 

伴随悠扬浑厚的牧歌

 

恍惚间

 

南国北师茵茵绿草地

 

也拥有了呼伦贝尔草原的壮阔辽远

 

自制锅茶、摔跤射箭、兽皮服饰……

 

呼伦贝尔的非遗文化是如此令人惊艳

 

听着内蒙歌曲环绕耳畔

 

草原晚风拂过脸庞

 

少数民族同胞不远千里

 

满怀热情地来到南国北师

 

我们不出校门

 

也能领略到无限美好的“草原风光”!

教育兴 则国家兴
教育兴 则国家兴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