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省高校纷纷行动,发挥自身优势,多管齐下筑牢疫情防控网,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安排部署,多措并举抓好疫情防控,坚决打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大战硬仗,确保广大师生员工健康和校园安全。
甘肃政法大学 半军事化管理勇战“疫”
“面对困难,作为警察类专业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与老师同学们站在一起,共克时艰。”甘肃政法大学2019级监狱学专业学生钟芳日前在向学校“请战”时这样说道。
10月23日,甘肃政法大学党委发出号召,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全校师生共渡难关。随即,该校司法警察学院(公安分院)党委向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出倡议:在关键时刻,学院全体党员、团员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万众一心、迅速行动,主动担当,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倡议发出后,很快收到了全院学子的“请战书”。学院团委迅速组织发起请战300余名共青团员组成团员先锋队、青年志愿服务队,以高标准、严要求加入到校园抗疫志愿者序列。学校正门、东门、家属院、食堂门口,政法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司法警察学院学生执勤的身影,他们着装整齐、精神抖擞,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规定,督促同学们减少聚集、保持安全距离,确保学校各项秩序井然有序。
连日来,从清晨到傍晚,司法警察学院(公安分院)组织320多名学生党员、共青团员组成核酸检测秩序维护执勤队,深入到核酸检测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在等候区、待检区、检测区进行秩序维护,间隔1.5米安全距离进行核酸检测,引导广大师生有序进行,助力学校核酸检测工作。
半军事化管理,利用自己掌握的警务知识技能,保持昂扬斗志,甘肃政法大学司法警察学院学生志愿者为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着自己青春的力量,希望让全校同学都免受这次疫情的影响。
兰州理工大学 “七个一”筑牢疫情防控线
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学校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常态防控、闭环管控、内部严控、精准调控,用“七个一”筑牢了疫情防控坚实防线。
自10月19日起,学校主要领导连续7次召开会议,传达省上视频调度会精神,部署学校贯彻落实工作,加强分析研判,启动紧急预案,靠实疫情防控各方责任,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制度。
管控不留一个死角。全面摸排中高风险区来兰人员,及时采取相关措施管控。科学高效完成3轮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校园封闭管理,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加强对家属区进出人员进行严格查验。进行网格化管理。加强重点区域的消杀等工作。加强食堂采购等管理,取消堂食,采取调整餐厅营业时间等措施。
教学不降一分标准。从10月22日开始,所有课程转入线上教学,要求教师认真开展线上教学,并实行学院全覆盖自查和抽查,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做到标准不降、内容不减,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
保障不留一个漏洞。搭建3个核酸检测采样场地,采购价值30余万元的防疫物资。安排各类宿舍325间作为学生集中隔离观察场所,1000余名志愿者配合学校开展核酸检测等工作。同时,为650多名各类服务人员提供校内住宿。
督查不漏一个问题。对两校区围绕人员管理等6个方面开展疫情防控专项监督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纪委通过开展监督和明察暗访,明确“八个严禁”的纪律要求。
信息监测不留一个风险。制定应对预案,利用新浪舆情通进行全网监测,落实舆情监测预警措施,及时处置网络舆情。
宣传报道不慢一拍节奏。加强对抗疫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学校抖音平台推送的第二轮核酸检测视频,登上了抖音同城热搜榜,点击量超过260万。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三支队伍”织牢校园防护网
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新变化,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师生戮力同心,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党员干部、青年学生“三支队伍”,群防群治,全力开展抗击疫情工作,织牢校园防护网。
领导班子靠前指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严格落实“一办五组”工作责任,党委班子靠前指挥,每日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研判疫情防控工作;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下沉一线,及时了解师生思想动态及疫情防控现状,指导二级单位防控工作;各二级单位班子成员包抓年级、班级管理,筑牢防线。
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疫情发生以后,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坚守党员责任区,勇担党员示范岗。200多名教师党员组建成党员突击队作为学校应急力量充实到工作一线;800多名师生党员组成的教师志愿队和学生志愿队,通过校门值守、核酸检测现场维护等方式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青年学子主动担当。在学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300余名学生志愿者组织引导师生有序进场、负责落实一米线、戴口罩、测温、核验身份证、健康码等组织工作,配合医护人员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工作。20名退伍大学生第一时间向学校党委递交请战书,在核酸检测现场进行秩序维护,彰显军人的责任和担当。大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深入学生餐厅,了解餐厅运转的工作环境、操作间、原材料库存区、清洗间、消毒间等各个环节,了解餐厅食品加工操作的具体流程和饭菜的品种质量。
三支队伍,全校力量,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凝心聚力,共渡难关。
供稿:甘肃教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