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什么是兰大人的青春选择?丨大美校园
兰州大学 2022年06月19日

/images/article/202206/202206171041326541.gif

 

/images/article/202206/202206171041425243.jpg

 

如果你刚走出校园,正打算在广阔天地施展一番抱负,你会怎样选择?

 

如果你仍在校园,不想荒废珍贵的大学时光,你会怎样选择?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同一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与感召中,上高原、进洞穴、攻难题、解实验,做出了顶天立地的青春选择。

 

他们,是坚守奋斗的兰大科研人,为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用几十年的时间践行;

 

他们,是年轻的兰大科研团队,立志突破国外科技壁垒,解决“卡脖子”难题。

 

他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不畏寂寞,成果丰硕,因为他们说:这是兰大人永恒不变的精神气质。

 

 

/images/article/202206/202206171042127463.png

 

王锐,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

 

1978年,15岁的王锐考入兰州大学,自此,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工作,王锐院士与兰大结下了不解之缘。

 

受老一辈兰大人的科学家精神指引,当时年轻的王锐选择留校,潜心研究多肽药物化学与多肽药物和手性药物及多肽与蛋白质生物化学和疾病的分子基础,一做就是30余年。

 

他率团队围绕制约多肽药物创制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研发出多肽新药制备和化学修饰的新方法和关键技术,荣获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通过从新合成方法到新制备技术的创新,解决了我国多肽药物原料药(相当于“药物芯片”)生产的若干技术难题,推动了我国多肽新药创制及产业化的发展。近年来,研究团队在原创性肽类新药研发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多个1类肽类创新药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期待早日问世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我们团队都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如果我们突破不了多肽药物的‘芯片’,就做不出中国人自己的多肽药物,就永远受制于人。”王锐说。

 

/images/article/202206/202206171042229086.png

 

张兴义,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曾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从1999年考入兰州大学土木院,到如今成为博士生导师,张兴义在兰大专注于固体力学领域的学习工作时间已有23年。师从著名力学科学家周又和院士,张兴义的愿望,是能通过自己的研究推动我国在超导力学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多年来,张兴义围绕超导力学基础实验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开展了系列实验平台搭建、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和理论建模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及基于力学效应的新材料制备研究等;提出了超导材料的内部损伤原位观测方法,首次证实了力致失超,此外还研制出了超导材料的3D打印新工艺,制备了厘米级的超轻、优质、可控性的超导块材。通过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题、自主研制测量仪器,张兴义搭建的实验平台填补了我国超导材料力学基础实验的空白,实现的高精度测量和规律揭示为提升我国超导材料的应用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希望能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带动和感召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兰大力学这个科研团队,为我国的力学事业贡献青春和力量。”张兴义说。

 

/images/article/202206/202206171042304642.png

 

张东菊,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曾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11年前在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后,年轻的张东菊选择留校工作。那时的她还不知道,仅仅8年后,她会带领团队创造重大科研发现。

 

2019年,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发表了早年发现于甘肃省夏河县白石崖溶洞的一件古人类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确认其为东亚发现的第一件丹尼索瓦人化石,并将青藏高原最早人类活动记录由距今4万年推早至距今至少16万年,成果发表在Nature杂志,入选2019年“世界十大科学突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等。2018-2019年,张东菊带领团队对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发现古人类在距今约19-3万年持续生活在该洞穴,并在地层沉积物中成功获取到丹尼索瓦人DNA,揭示丹尼索瓦人曾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成果于2020年发表在Science杂志,入选2020年“人类起源研究十大新认知”、“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等。

 

“原本学习考古学的我,有幸跟随陈发虎院士选择留在西北。能有机会在兰大这样自由、开放、充满浓郁科研氛围的大学里如饥似渴地学习,让我更加热爱这里。”张东菊说。

 

/images/article/202206/202206171042433573.png

 

谢文刚,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萃英人才建设计划”引进人才。

 

2013年,受任继周院士、南志标院士扎根西部接续奋斗科研精神的引领,刚从美国结束博士联合培养的谢文刚向南志标院士发出一封求职信,最终加入兰州大学草类植物育种与种子研究团队,从此开启了牧草育种的教学和科研之旅。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草类植物种子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与食物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由于牧草驯化时间短,普遍存在严重的落粒性,限制优良牧草大面积推广应用。谢文刚以青藏高原优势草种老芒麦为研究对象,围绕老芒麦落粒分子机理研究、候选基因挖掘和低落粒品种选育开展了近10年的研究,揭示了落粒研究分子机理,挖掘和验证了落粒新基因,选育了低落粒新品系4个,有效推动了牧草低落粒品种选育进程。截至目前,谢文刚所在的牧草育种团队已选育牧草新品种11个,为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的生态修复、草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种源支撑。

 

“草业科学以前是冷门学科,但兰大草学人却前赴后继坚持培育高产优质牧草新品种缓解牧草种业卡脖子问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信这种精神会让更多草学人加入我们。”谢文刚说。

 

/images/article/202206/202206171042533106.png

 

康振邦,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异步电路与系统团队成员。

 

因为考研时正逢中美贸易摩擦,关注芯片设计领域许久的康振邦,看到兰大信息院何安平副教授团队专门做芯片设计,毅然申请报考,盼望未来能在芯片领域为国家做出贡献。

 

兰大异步电路与系统团队专攻异步电路芯片设计。国外从很早就注意到了异步电路的优势并开始了研究,但是对中国却有严格的技术封锁。团队历时9年,在主流商用EDA软件的基础上,逐渐突破了异步驱动逻辑设计、异步时序约束、大规模异步电路设计等一系列问题。今年5月,团队设计并成功流片了120颗名为LZU_GERM的芯片。该芯片采用40纳米工艺制程,在每颗仅有96平方毫米的芯片上共集成了3.5亿晶体管和1512个CPU,且每颗芯片的功耗仅有98毫瓦,成为我国首个极大规模全异步电路芯片。

 

“我们做40nm芯片的时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团队攻坚克难的奋斗历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兰大科研人团结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康振邦说。

 

/images/article/202206/202206171043004633.png

 

大美校园

美在心存凌云志,胸怀报国情

美在桃李满天下,功成报师尊

百十兰大,人文多姿

铸就了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

兰大精神

锻造了勤奋、求实、进取的

兰大学风

 


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一代代兰大青年选择攻坚克难

即使付出数十载光阴

也无法阻挡他们

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雄心壮志

未来

还将有更多年轻的科研人

加入兰大

传承科学精神,永攀科研高峰

 

 

来源:兰州大学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文字:肖坤

海报制作:岳瀚逊

视频:顾东昊 李晨雨 马强

编辑:梁凤至

教育兴 则国家兴
教育兴 则国家兴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