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共建 共促 共融 ”工作法 构建特色思政模式
四川省教育厅 2023年03月23日

西昌民族幼专艺术教育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借力中国美术学院、四川师范音乐学院等高校对口帮扶,立足于艺术教育专业特点,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非遗文化,培育艺术专业思政工作特色,切实将党建工作贯穿于教学科研、实践创作中,推进“党建—艺术—课程思政”深度融合。

 

以党建共建为引领,扩大工作覆盖。西昌民族幼专艺术教育党支部与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教工党支部结对共建,探索健全两个党支部互相学习交流新模式,建立联合共建互帮互助互学的长效机制;中国美术学院与西昌民族幼专联合举办党课,并带领西幼师生设计制作校园美景;中国美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先后选派党员、入党积极分子26名到西幼支教,中国美术学院还启动博士、硕士研究生对口支援西昌民族幼专专项招生计划。

 

/images/article/202303/202303231421125960.png

▲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真知与实践”的主题党课

 

/images/article/202303/202303231421334155.png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教工党支部和艺术教育支部结对共建授牌仪

 

以发展共促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中国美术学院在西昌民族幼专成立中国美术学院·凉山乡土学院,秉承“三方共建•校地融合•服务地方”宗旨,打造新时代践行“乡土学院”社会美育范式。学校艺术教育党支部组织党员师生协助完成世界第一高墩大桥——金阳河三峡连心桥形象设计与制作工程,推进西昌民族幼专的职业教育与产教相融合。

 

/images/article/202303/202303231422268593.png

▲中国美院凉山乡土学院在西昌民族幼专揭牌

 

/images/article/202303/202303231422429789.png

▲世界第一高墩金阳河三峡连心桥护栏创作设计

 

以文化共融为纽带,弘扬“非遗”文化。采取“中国美术学院-西幼-地方政府”模式,利用西幼专非遗工作室、非遗文化研究院、非遗文化博物馆等学术平台,大力推进非遗的普及与应用;针对大凉山民族师范类教育特点,中国美术学院与西昌民族幼专共同策划与建立了特色课程教学体系和四个非遗教学工坊,在非遗传承创新融入师范教学方面,将非遗文化融入民族师范教学体系,构建民族特色教学。

 

/images/article/202303/202303231423343206.png

▲非遗大讲堂

 

/images/article/202303/202303231423498112.png

▲中国美院师生和艺术系师生共促美育“三下乡”活动

 

/images/article/202303/202303231424050879.png

▲彝族元素文化衫文创

教育兴 则国家兴
教育兴 则国家兴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