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传承苏绣、创立公司、反哺家乡……浙财大这个学生有点“酷”!
浙江省教育厅 2023年11月17日

“苏绣真的‘活’起来了!如此精细雅洁的非遗文化就应该在历史的发展中得到传承和发扬。”在近距离观赏完迄今为止最大整幅的苏绣作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后有名学子这样感叹道。这名学子便是浙江财经大学2020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谢翁珂。年仅21岁的他,却有着操不完的心:为破解疫情之下苏绣传承难题,他创立杭州颊生花老绣文创有限责任公司,奔波多地拜访调研,设计生产苏绣工艺口罩;为促进乡村振兴、破解家乡发展难题,他先后为10余个乡镇设计实施提升方案,并将浙江省共富密码带回家乡……

 

/images/article/202311/202311171438113993.jpg

 

心怀社会,他创建团队和公司促进非遗传承


在一次赴苏州镇湖的调研中,谢翁珂发现疫情之下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苏绣面临着无人问津、无处销售等困境。“苏绣产业因其手工要求极高往往具备规模小而散、绣娘家庭式作业等弊端,而疫情期间订单的大幅度减少让当地绣娘的生活水平和苏绣的传承都面临着严重的困难,苏绣产业大受打击。”痛心于苏绣的凋敝现状,谢翁珂下定决心要采取一些行动进行改变。


在多番查阅资料来确定可取措施的过程中,谢翁珂注意到国外出现了印有孔雀图案的蓝色印花口罩并且备受欢迎,这一现象给了谢翁珂极大的灵感。“为什么不能将我们的传统苏绣与目前民众的生活必需品口罩关联起来呢?”于是,他立刻组织团队开展调研,将目光聚焦于疫情之下人手必备的口罩,创造性地提出将苏绣工艺应用于口罩之上,既迎合了口罩的市场美化需求,又解决了苏绣销售难题。


为此,他还创立了杭州颊生花老绣文创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苏绣口罩的生产和推广工作。然而,苏绣工艺口罩的生产制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当时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口罩最需要的便是具备有病毒防护的功能,可这对于当时的颊生花团队来说却是个难题。因此,为破解苏绣工艺口罩的病毒防护难题,谢翁珂先后数次拜访多所高校研究院,最终与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达成合作协议,获得聚乳酸(PLA)100%生物基、生物可降解熔喷非织造材料供应,最终使得苏绣工艺口罩的防护程度可与N95型口罩相媲美。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批口罩生产出来后,颊生花团队便毅然地将其无偿捐赠给了武汉进行支援。“既然我们团队有能力为疫情防控尽一点绵薄之力,当然要去践行,承担一些社会责任。”谢翁珂说道。


苏绣工艺口罩代工工厂的寻找也是当时颊生花团队遇到的又一难题。由于资金有限,苏绣的成本又相对高昂,颊生花团队的苏绣工艺口罩订单量一次性只能有几百只,且疫情期间物流也时不时会存在困难,因此在寻找合作工厂时难以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几乎每一个月就需要重新寻找新的工厂进行合作,而从寻找工厂到进行谈判再到最终达成合作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可谢翁珂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非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我想要通过我的所作所为,为苏绣的传承和发展献一份力,让苏绣‘活’起来。”谢翁珂表示道。


为了使苏绣工艺更好地迎合现代化审美,谢翁珂还前往多地刺绣工厂进行调研,最终与湖州德清县江南刺绣馆达成了合作,获得了其IP授权,将明清苏绣的海水江崖、十二生肖等文创系列纳入产品设计之中。颊生花团队的苏绣工艺口罩至今仍被湖州德清县江南刺绣馆陈列在展台之中,供游客们参观欣赏或购买留念。


据悉,谢翁珂还曾被邀请前往参加阿里巴巴选品会,在参加完选品会后,他萌生出了拓展苏绣工艺口罩的海外业务的想法。“我想让苏绣工艺口罩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了解苏绣,了解我们中国的非遗文化。”谢翁珂坚定地说。


反哺家乡,他立足所学和实践助推乡村振兴


“青年不应只有勇立潮头的梦想,还应有身先士卒的情怀。”作为湖南省贫困县新邵县(现已脱贫摘帽)走出的学子,谢翁珂始终感恩党和国家的资助与培养,怀揣着真挚的乡土情怀,立志将专业所学和实践所得结合起来,助推乡村发展。


“小时候每每回到家乡,看到田野间一幢幢的土砖房时,我总会想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家乡摆脱这种贫穷状态。我也时常在想,我可以为家乡的发展做些什么?我可以为乡村振兴做些什么?”随着谢翁珂在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进程,这些问题也渐渐有了答案。

 

/images/article/202311/202311171438385312.jpg


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谢翁珂在上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时,听到任课老师提出了“企业家回村”的概念,即请当地在外打拼的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回到村中担任村官,并凭借其发展经济和产业的经验和敏锐的商业眼光,带领村庄摆脱落后的村容村貌,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这一概念让谢翁珂大受启发,“行政管理的许多内容都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我完全可以利用我学到的专业知识来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啊!”


仅仅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谢翁珂先后走进浙江省湖州市新荻村、荻港村,宁波市江北村等10余个乡镇开展调研。在新荻村,他学习了以渔业为中心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并针对新荻村治理中存在的上下级部门交流渠道不畅通、村委会治理能力薄弱等问题,设计了插件式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提出了三产融合与内源式发展模式方案,通过引入优质企业协助运营乡村旅游业,为村庄管理提质增效,有效解决了新荻村产业单一与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在走访乡村的过程中,他也深刻体会到了浙江省在推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政策下未来乡村的发展,他更加下定决心要将调研成果带回自己的家乡,帮助家乡破解发展难题。因此他立刻联系村委书记,回到湖南省新邵县,将以产业为中心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及三产融合与内源式发展方案介绍给了村委会。“村里以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年轻人少,缺少会熟练使用电脑等高科技产品人才。”在与家乡村委书记的谈话中,他了解到村里对于“大学生村官”有极大的需求,而这也在立志反哺家乡的谢翁珂心中埋下了一颗“返乡”的种子。“我想毕业后回到家乡,帮助我的家乡发展产业、发展经济,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道出了谢翁珂最质朴的心声。(通讯员:赵蕾、马烨)

教育兴 则国家兴
教育兴 则国家兴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