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9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0人。
江西省高校三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分别为:
★华东交通大学徐长节教授团队的“复杂应力环境下软弱土基坑工程安全控制绿色高效技术”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南昌大学聂少平教授团队的“富含多糖的营养健康食品创制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南昌大学廖伟强、汤渊源在熊仁根教授带领下参与完成的“分子压电体的铁电化学设计”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一起来了解
三项获奖成果
“复杂应力环境下软弱土基坑工程安全控制绿色高效技术”成果
该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为华东交通大学、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东通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重大项目支持下,徐长节教授率领团队历经25年产学研联合攻关,针对复杂应力环境下软弱土基坑支护结构资源消耗大、止水加固难的关键科学问题,发明了多项基坑工程绿色高效支护与止水加固技术,编制了一批行业标准、规范及工法,相关技术成果应用于我国浙江、上海、江西等地区的多个基坑工程,建立了产业化基地。
“富含多糖的营养健康食品创制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成果
该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为南昌大学、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核心技术主要在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聂少平团队围绕和慢性病关系紧密的免疫调节和改善胃肠道功能两大领域,以精准营养设计为理念,历时18年产学研攻关,实现了富含多糖的精准营养健康食品设计与创制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多项成果为首创或在全球发挥引领性作用。项目组创新了多糖结构表征理论与方法,突破多糖功能评价技术瓶颈并创建多糖调节健康功能新理论;构建了国内首个食源性多糖数据库,且种类最多、规模最大;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复合多糖生产基地,相关产品成功推向市场并填补国内外空白;创建了食疗饼干类、冲泡类等营养健康食品开发关键技术体系,率先开发系列“养胃”食疗健康产品,催生出全新的“养胃”食疗绿色制造产业,并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食疗产品的临床功效。
该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6件,制定标准9项。技术成果在全国20余家单位成功应用转化,近3年仅在无限极、江中食疗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56亿元,实现了富含多糖的精准营养健康食品设计与创制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有力推动了相关产业的科技进步。
“分子压电体的铁电化学设计”成果
该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为东南大学、南昌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重点项目等的支持下,熊仁根教授团队创立了“铁电化学”理论体系,从铁电物理的唯象理论跃迁到了化学设计的理论框架体系,将分子铁电压电材料的发现从大海捞针式的盲目寻找转变为理性的化学设计。该团队利用“铁电化学”精准合成系列新型分子压电材料,创制了压电系数d33可以媲美商业化无机压电陶瓷的多个高性能分子压电材料,为分子压电材料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关键基础。该项目代表性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3篇)、Proc. Natl. Acad. Sci. USA.、Adv. Mater.等国际顶级期刊上,部分成果入选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引领了国际分子压电材料领域的发展。
向卓越的科学家们致敬!
来源:江西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