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将科研写在产业一线,把育人刻在课堂内外!
东北大学 2025年04月07日

在默默耕耘中砥砺前行

在矢志奋斗中创造佳绩

他用一项项耀目的科研成果

书写追求卓越、科研报国的奋斗篇章

他以对教育事业的热忱

为学生打开通向未来的大门

他就是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宫俊

 

/images/article/202503/202503310938532934.jpg

 

2012年,宫俊在中国香港做访问学者。极具前瞻性的他深知科研工作不能止于理论研究,而应当面向经济主战场,注重应用和成果转化。一个偶然的机会,宫俊踏入了美的集团的大门,开始逐步实现校企合作实践的愿景。

 

万事开头难,首个合作项目并非顺风顺水。“第一个智能热水器项目比较艰难,因为团队刚刚组建,实践经验也较少。” 尽管如此,宫俊依然用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带领着团队一步步克服了种种挑战。经过七年的攻关,智能热水器项目终于实现产业化,并成为行业标杆,每年销售600万台,每台节省电量1千瓦时,相当于一天节约电量600万千瓦时。该项目的大获成功为后续合作铺平了道路。至今,宫俊团队与美的集团合作研发了8个品类、50余种型号的产品,攻克了多个产业难题,产品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我们的技术可以让空气炸锅实现1度以内精准控温,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技术上的巨大突破和产品商业价值的显著提升,为宫俊团队赢得了业界的认可和信赖。

 

/images/article/202503/202503310939184790.png

 

为了顺应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宫俊深耕视觉检测领域近6年。他凭借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之一。

 

早期,宫俊与深圳一家民营企业展开合作。在初期阶段资金短缺、技术不成熟等困难面前,他和团队始终坚持不懈,逐渐让项目步入了正轨。在应用宫俊团队研发的技术之前,屏幕合格与否依赖人工检测,既费时费力,又难以达到理想精度。团队的技术研发成功后,利用机器替代人工,实现了屏幕检测提质增效,创收效果显著。

 

华晨宝马也请宫俊为其新能源电池生产线应用该技术。短短三个月内,团队帮助华晨宝马实现了三条新能源电池生产线“零漏检”的工业佳绩。此后,在宫俊的带领下,团队研发了一系列先进的视觉检测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整车等领域,为企业提供高效、精准的质量检测解决方案,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images/article/202503/202503310939412152.png

 

宫俊始终秉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理念,深入科研一线躬身实干。作为团队的带头人,他将目光投向西部地区,用科研成果造福当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新疆的西部管道和加气站只是遥远的地理概念,但是对于宫俊和他的团队而言,西部地区是科研的前沿阵地。宫俊团队跋山涉水,克服交通不便、物资短缺等困难,努力推进项目进程,他们以对科研事业的热爱,肩负起服务西部地区发展的责任,为当地带来了切实的科技创新成果。

 

团队研发的数字孪生技术、实时监控管网和加气站数据等,为西部地区的战略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images/article/202503/202503310939576604.png

 

宫俊不仅是技术领域的专家,还是一位富有使命感和热情的导师。他坚持选择前沿技术课题,注重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他对学生的期望不止于学术研究,而是希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带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宫俊的学生中有80%都进入了知名互联网企业,拥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2022级研究生李颖杰说:“宫老师和我们的关系亦师亦友,他的耐心指导和细心培养,让我们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在他的引领下,我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也更加懂得了如何在职业生涯中勇敢追梦。”

 

/images/article/202503/202503310940092846.jpg

 

当被问及多年科研工作的心得体会时,宫俊这样回答:

 

“在科研实践的道路上,我一直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战略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解决产业难题,以应用辅助教学,是我一直贯彻的原则和方法。”

 

在数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中,宫俊从青年教师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学者。他的科研成果推动了东北大学科研事业和行业技术进步。未来,他将继续秉持初心,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以脚踏实地、锐意进取的科研精神浇灌创新花朵,以无私奉献、潜心育人的热情为学生们架起通往未来的桥梁。

 

来源:东北大学官方微信
编辑:邱莉雅 王宏伟 赵春时
教育兴 则国家兴
教育兴 则国家兴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