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强、能力强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成为高校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邵阳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坚持把党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领导贯穿始终,秉承“创新驱动创业 、创业带动就业”的教育理念,持续构建完善的“四个三”培育体系,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全面的系统性支撑,以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三级政策支持
构建全方位政策保障体系
完善的政策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建立国家、省、校三级政策支持体系,从顶层设计、政策实施、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师资建设、学生支持等方面协同推进,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发力的政策保障机制,并通过评估反馈机制持续优化,确保政策有效实施。一是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充分利用省级政策资源,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立项创新创业类项目,激发师生创新创业活动。近三年,学校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00余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国家级铜奖4项,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竞赛中获国家级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6项;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84项,其中,获得国家级立项62项、省级立项213项;三是科学制定校级创新创业教育系列政策文件,从职称评定、经费保障、绩效奖励、学生激励等多方面进行全面部署,提升师生创新创业动力。
2024年10月12日至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及其系列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邵阳学院在大赛中荣获国家级铜奖4项。
三重基地孵化
搭建多层次实践平台体系
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实践平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建立院系、校内、校外三重基地孵化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实践平台,通过三重基地孵化,学生可以在不同阶段获得针对性的实践支持,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一是聚集专业特色,院系依据自身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 ,自主搭建实验实训平台,让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二是整合学校资源,构建综合实践平台。学校建有省级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低成本、低风险的试错环境;三是拓展校外合作,构建多元实践平台。充分发挥校友企业、邵商企业作用,加强合作,共建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市场环境和行业需求,增强其创新创业的能力。
2024年11月18日,邵阳学院举行“励志成才,报效祖国”展翼青年大讲堂。
三支导师团队
打造多元化立体指导体系
导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引路人,组建“校内导师+企业导师+校友导师”三支导师团队,组建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导师队伍,为学生提供精细化、多元化的指导,通过三级导师团队,学生可以获得从理论到实践、从校内到校外的全方位指导,提升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一是选拔校内学术导师。从学校各学科领域遴选理论知识扎实、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专业理论指导,助力学生夯实项目的学术根基,确保创新方向符合学科前沿趋势;二是邀请企业实战导师。积极聘请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高管、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实战导师,他们拥有丰富的市场实践经验,能给予学生切实可行的指导建议,助力学生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创业方案;三是组建校友帮扶导师。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团结优秀且热心的校友,组建帮扶团队,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讲座、提供实践机会等形势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2024年12月10日下午,“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进校园”宣传活动邵阳专场在邵阳学院举行。
三大体系保障
完善全流程支撑体制机制
保障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构建“组织管理、质量评价、服务保障”三大体系,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全流程支撑,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规范化、系统化和长效化。一是构建“学校统筹、部门协同、学院负责、全员参与”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校的创新创业工作;教务处、招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处、团委、校友办等部门协同合作,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实施、课程建设、实践基地管理等工作;各二级学院也成立相应班子,并将每名教师纳入就业创业体系;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学生成果等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全面评价,定期开展专项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三是构建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项目咨询、创业培训、政策解读等一站式服务;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资金,提供资金扶持。
邵阳学院获评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
来源:邵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