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浪河波光潋滟
柯柯牙绿浪翻涌
田间地头,身影穿梭
车间轰鸣,热火朝天
这是蓬勃广袤的新疆大地
2025届博士毕业生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荣光耀的心之所向
毕业之际
他选择前往新疆阿克苏地区就职
以所学服务国家发展
在祖国边疆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荣光耀接受央视新闻频道采访
从“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北大的发展总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从北京理工大学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至北大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五年燕园岁月,不仅为荣光耀筑牢了扎实深厚的专业根基,更让一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在他心底悄然萌芽、深深扎根。
在这段成长历程中,导师王健平教授对他的影响最为深远。除了专业上的悉心指导,王健平教授常挂在嘴边的“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更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他的方向。在导师的引领下,荣光耀投身多个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项目,这些项目聚焦于能源、流体力学应用等关键领域的难题。在高质量完成项目并通过节点与验收的过程中,他不仅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在一次次解决实际问题的磨砺里,逐步锤炼出“能扛事、善攻坚”的实干能力,沉淀下足以服务国家发展需求的过硬本领。
尤其在负责一项国家级重点项目的管理工作时,荣光耀对“国之大者”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关键节点前,从任务拆解、进度统筹到资源协调,每一项工作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待办清单将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正是在那些与星光为伴的忙碌夜晚,在一次次统筹协调、攻克难关的过程中,他不再是单纯聚焦任务本身的管理者,而是透过项目细节,清晰触摸到了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深刻感受到了国家对人才的迫切渴求。“那时候真正领悟到,个人的本事要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北京大学工学院毕业典礼上,荣光耀(左一)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
在北大,还有许多老师为他的成长助力。学习生活中的耐心指导,让他学会了团结同学、协调各方力量,在服务集体中锻炼了组织能力。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老师通过针对性谈心,在他对未来感到迷茫时,一点点帮他分析方向,让他在关键的职业选择中多了份笃定与底气。这些切实而温暖的指引,帮助他一步步明确了人生的航向。
北大的时光,带给了荣光耀诸多宝贵的收获与成长。而在他看来,这段经历中最宝贵的,莫过于思想层面的深刻蜕变。“我逐渐成长为一名有责任担当、心怀家国的北大学子,也正因这份成长,我最终坚定了扎根边疆的人生选择。”
荣光耀(左二)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优秀毕业生
对于博士期间获得的多项亮眼荣誉奖项,荣光耀也有他的心得,“综合成绩优秀的关键,在于合理规划与平衡。”项目中保持创新探索精神,遇到问题积极钻研解决,同时注重与团队成员的协作配合;学生工作中注重组织协调与沟通;志愿服务中热心参与,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收获成长。时间管理上,他会按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分类,制定详细的计划表,确保各项事务有序推进、互不影响——这份严谨与高效,也为他后来快速适应边疆工作打下基础。
2024年盛夏,北大团委组织学生参加阿克苏地区“百名硕博社会实践活动”。怀着对边疆的好奇与向往,荣光耀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他便被这里的生机与活力深深吸引。
北大实践团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展馆
他跟随实践团走进七县两市的社区和乡村,和当地居民坐在一起拉家常,听他们讲生活的变化。在柯柯牙防护林,他被“人进沙退”的奇迹震撼,曾经的荒漠变成了绿洲,当地人用坚韧书写了绿色传奇。在多浪河国家湿地公园,他看到了边疆对生态保护的执着,水清岸绿的景象,让人心安又神往。
当脚步踏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和项目现场,他更清晰地触摸到阿克苏产业发展的强劲脉搏,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也意识到自己的专业与之契合,可以为当地的发展出力。“从那时起,我就打定主意,毕业后要到阿克苏来。”荣光耀说。
广袤的边疆大地,热火朝天的发展景象,青山绿水的动人画卷,不断坚定着他的选择,也让他对未来的人生旅程充满期待。“就来这里,把本事用在实处。”
2025年4月初,学位论文刚送审,荣光耀就登上了飞往阿克苏红旗坡机场的航班,成为北京大学首位直接赴南疆阿克苏地区工作的博士毕业生,正式开启扎根边疆的全新征程。
初到工作岗位,他迅速调整状态,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其中,前往库车市、拜城县、温宿县、沙雅县等地调研,力求尽快摸清产业全貌与特点。“只有了解清楚,才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怎么做。”
荣光耀在当地调研
奔赴边疆,意味着新的挑战,但他心里已做好准备。正如他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所说,“困难肯定会有,但我做好了准备。北大教给我的不只是知识,更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常为新’的精神。选择这里,就是选择了挑战,选择了在攻坚克难中锻造自我、释放光与热。”
因这份对母校的深情,他还担任了北京大学2025届新疆校友联系人,希望搭好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桥梁,在新疆这片土地上,传递燕园的关怀与温暖。
“个人的力量或许渺小,但投身边疆建设,就是参与一份伟大的事业。”荣光耀始终这样坚信。他更有着一份长远的期许:“我希望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吸引和带动更多有志青年,把目光投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一同投身边疆建设、服务国家发展。让我们的青春,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不懈奋斗,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对于尚在求学道路上的学弟学妹们,荣光耀也分享了他作为“过来人”的建议:尽快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积极参与各类活动,锻炼综合能力,积极关注国家的发展需求,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珍惜校园时光里的每一段经历,不断成长与进步。”
从燕园到阿克苏
从博士研究生到边疆建设者
荣光耀带着赤诚与热爱
奔赴这场边疆之约
如今
在这片蓬勃发展的土地上
像他一样的青年学子们
正用学识与担当回应时代召唤
在一笔一划间书写着
无愧于理想与时代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