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促进思政课堂和社会课堂有效融合”。11月14日,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研室老师们带领教改实验班学生一行70余人走进四川政协文史馆,了解四川省政协70年的光辉历程,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协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势,将“思政小课堂”搬进四川政协文史馆,搭建起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汇通的桥梁,开展了一堂精彩纷呈的“文史馆里的大思政课”,引导学生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在“巴蜀换新天,齐心定宏谟”部分,学生们系统了解四川省政协成立前的各协商组织及主要工作,回顾四川全境解放、四区政协委员会成立、协助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协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筹备成立四川省政协等四川启新。
在“凝心助建设,探索遇曲折”部分,学生们透过诸多史料,学习四川省政协如何在坚持党对统一战线和政协工作的领导下,协商讨论全省各方面工作的重大问题,为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贡献力量。
在“改革涌春潮,携手跨世纪”部分,学生们感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四川省政协,全面了解四川省政协为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对外开放、“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三峡工程项目论证、西部大开发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中心工作献计出力,了解四川省政协如何参与并见证推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在“砥砺新时代,同心向未来”部分,同学们细致观看四川省政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发展,当讲解到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授予四川省政协的五星红旗时,学生们都被吸引驻足观看,深受鼓舞和振奋,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情感认同和思想认同。
教研室廖军、郜清攀两位老师聚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突出特征与多元优势,以生动灵活方式进行现场微课教学,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
廖军在题为“领会人民政协的四个突出特点”的现场微课中指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科学、有效、管用的制度安排。他阐释了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组织、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以及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的突出优势,强调人民政协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和全力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他鼓励同学充分认识人民政协的重要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脚踏实地、勤奋学习、积淀本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郜清攀作“比较视野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的现场微课教学。郜清攀表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植根中国土壤,彰显中国智慧,又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他阐释了该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突破了西方政党制度利益代表的局限性,能够充分保障国家治理的有效性。郜清攀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通过参观馆内的珍贵文物、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场景联系起来,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让理论变得更加生动鲜活。”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易婧卓谈到,通过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要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靳翔雨表示,老师们常围绕“思想理论如何指导现实”“青年如何在时代中定位”等议题,结合社会热点抛问题,使同学们渐渐摆脱思维局限,逐步实现“从实践感知、思辨深化到实践运用”的螺旋式成长。“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前行,不辜负教改班给予的成长机遇。”靳翔雨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以教改实验班为载体,策划开展“深学笃行四中全会精神——走进四川政协文史馆”主题实践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铸魂之本、育人之核,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秉持大思政课理念,坚持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真实的制度运行中、共创的思政课堂中讲深哲理、讲透学理、讲活道理,重在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推动高校立德树人“第一课程”成为交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课。
这次“深学笃行四中全会精神——走进四川政协文史馆”主题实践教学活动,是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全会精神有序有力有效融入思政课的系列活动之一。接下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通过培育“大师资”、搭建“大平台”、构建“大课堂”相互协同的实践育人模式,以深学笃行四中全会精神为主题,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工作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