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东风朱霞丨郭味蕖、郭怡孮、郭玫孮父子三人展开展
中央美术学院 2022年04月05日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38161306.jpg

 


展览时间:2022年4月3日——5月10日

展览地点:北海公园阐福寺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43569401.jpg北海公园阐福寺

 


2022年4月3日,“东风朱霞”——郭味蕖、郭怡孮、郭玫孮父子三人花鸟画展于北海公园阐福寺开展。展览共展出郭味蕖、郭怡孮、郭玫孮三位艺术家不同时期创作的代表作品70件,创作时间横跨八十年,这是父子三人首次大型联展,藉此可以一览现代中国花鸟画发展进程中的“郭家样”。

 

郭味蕖、郭怡孮、郭玫孮父子三人的花鸟画,根植传统,勇于创造,注重写生,注重现实感受,用满腔热忱去表现自然,拥抱社会,赞颂祖国,讴歌时代,他们的绘画实践,对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在此次展出的70件作品中,有上世纪40年代郭味蕖先生创作的两件代表作品《朴友图》和《三友图》;1950年郭味蕖先生所创作的一幅巨作《合鸣图》也是首次与观众见面,让观者得以窥见解放初期郭味蕖先生艺术创作思想的变化;此外还有郭味蕖先生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四幅代表性作品——《惊雷》《丽日》《归兴》《朝晖》。展品中还有多幅未曾与观众谋面的精品,有迎风招展的百合花,徘徊凉月更多情的月光花,还有石间竹畔盛开的郁金香、凌霄花、山茶花,都是来自生活经先生细心观摩写生而后独创的典型艺术形象。展览同时展出了郭怡孮“神树幽花——南国花木八条屏”“汉瓦拓片蔬果条屏”“百花图”的部分精选作品以及郭玫孮近年来的花鸟作品。

 

“父亲去世已经50年了,再读这些作品,意境格调、时代气息跃然纸上,高深的文化修养、真诚的生活感受和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郭怡孮先生谈到,这是首次和父亲、弟弟的三人联展,希望能让观众看到两代人在不同时期各自所做的努力,能够带来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49009415.jpg

1952年郭味蕖夫妇与母亲、孩子合影于北海公园(后排左二为郭味蕖、左一为郭怡孮,前排最小者为郭玫孮)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49207416.jpg

1960年全家合影于北海公园(左二郭味蕖,左三郭怡孮,中间少年郭玫孮)

 

郭怡孮和郭玫孮谈到,在北海公园举行此次展览具有特别的意义,展题中也特别选用了“北海情深”四个字点题。“父亲1951年到北京,卜居北海旁边的米粮库胡同,经常带家人去北海公园。1952年和1960年时我们北海公园照了‘全家福’,1952年那次就是在离此次展览不远的天王殿照的,父亲也常常在画上署‘琼岛听莺归来’、‘琼岛踏雪归来’,北海公园留下了全家非常美好的记忆。”

 


展览将展至5月10日。

 

 

 

展览展出作品(部分)

 


丨郭味蕖作品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1405171.jpg

三友图 郭味蕖作 齐白石题 1949年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1524094.jpg

朴友图   郭味蕖作   1949年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2075356.jpg

蕉石图   郭味蕖作   1940年代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2186833.jpg

合鸣图 郭味蕖作 1950年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2365178.jpg

归兴 郭味蕖作 1962年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2485033.jpg

丽日 郭味蕖作 1962年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2578107.jpg

淡妆 郭味蕖作 1961年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3154443.jpg

凌霄竹石 郭味蕖作 1950年代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3463455.jpg

朝晖 郭味蕖作 1962年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3558135.jpg

月光花 郭味蕖 1960年代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4032292.jpg

藤风竹露 郭味蕖作 1962年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4137310.jpg

白山茶  郭味蕖作 1963年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4311896.jpg

荷花 郭味蕖作 1950年代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4486214.jpg

飞花时节 郭味蕖作 1960年代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5057322.jpg

梅竹图 郭味蕖作 1970年代

 

丨郭怡孮作品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5520190.jpg

神树幽花-南国花木八条屏-火烧花 郭怡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6309132.jpg

神树幽花-南国花木八条屏-夹竹桃 郭怡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6403744.jpg

神树幽花-南国花木八条屏-朱蕉 郭怡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6508162.jpg

神树幽花-南国花木八条屏-无忧花 郭怡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7051155.jpg

神树幽花-南国花木八条屏-芙桑 郭怡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7180056.jpg

神树幽花-南国花木八条屏-金竹  郭怡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8132174.jpg

汉宫景物之荔枝 郭怡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8248050.jpg

汉宫景物之仙桃 郭怡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059102825.jpg

汉宫景物之樱桃 郭怡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0129973.jpg

汉宫景物之石榴 郭怡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0243574.jpg

群芳谱系列——一品黄 郭怡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0355835.jpg

群芳谱系列——虾子花 郭怡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1306361.jpg

群芳谱系列——莲灯花 郭怡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1394291.jpg

群芳谱系列—龙吐珠 郭怡孮作

 

 

丨郭玫孮作品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1510967.jpg

郭玫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2446602.jpg

郭玫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2548050.jpg

郭玫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3022139.jpg

郭玫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3457171.jpg

郭玫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3538449.jpg

郭玫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7042117.jpg

郭玫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7139533.jpg

郭玫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7259079.jpg

郭玫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8037077.jpg

郭玫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8171174.jpg

郭玫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8339601.jpg

郭玫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8486548.jpg

郭玫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9022481.jpg

郭玫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9132106.jpg

郭玫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09388707.jpg

郭玫孮作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10008900.jpg

郭玫孮作

 

 

郭味蕖先生简介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15125666.jpg


郭味蕖(1908-1971)

 

郭味蕖先生,1908年生,山东省潍县(今潍坊市)人。近现代国画大家,杰出的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美术鉴赏家。

 

先生精研传统,学通承变,开一代新风,是二十世纪中国花鸟画史上作出里程碑贡献的学者型画家。他以深厚的学养功力为生发,在意境、笔墨、理论、修养、技法、题材诸方面皆有创造,是传统花鸟画向现代转型的代表性画家。

 

作为美术教育家,先生长期主持中央美术学院花鸟画教学,是中国现代高等院校花鸟画教学体系的创建人之一,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影响了一个时代。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15354906.jpg


1941年,郭味蕖先生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15507095.jpg

郭味蕖先生给学生上课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16140904.jpg

1960年,郭味蕖先生在北海公园画展上留影


作为美术史论家,先生学养深醇,著述丰赡,研究包括金石、建筑、造像、版画、年画、绘画史、画家评论诸多领域,为后人留下了多部美术史论方面的奠基性著作,像《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中国版画史略》、《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十六讲》、《郑板桥评传》等,都在学界影响深远。

 

作为美术鉴藏家,先生精鉴赏、富收藏,他的“知鱼堂藏画”多为中华绘画传世瑰宝。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16420514.jpg


郭味蕖著作《中国版画史略》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16531566.jpg



郭味蕖著作《知鱼堂书画录》

 


郭怡孮简介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17240083.jpg


郭怡孮


郭怡孮,郭味蕖先生三子,1940年生。自幼酷爱绘画,1962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长期从事中学美术教育,70年代末进入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1979年调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是当代著名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曾任中国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院副院长,全国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委员,原政协书画室副主任。 

 

作品融深厚的传统功力学养和现代审美情趣为一体,力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出新,注重表现生活中的自然美,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都有新探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是当今花鸟画创作的代表性画家。作品淳朴含蓄,富有生机,并致力于绘画理论研究。在花鸟画理论上见解独特,相继提出“大花鸟精神”、“你的野草是我的花园”、“重彩写意”、“技法重组”等主张。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19450050.jpg

少年郭怡孮与父亲在一起

 

 

郭玫孮简介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20035060.jpg



郭玫孮

 

郭玫孮,1950年生,郭味蕖先生六子。自幼随父学画,曾获世界儿童绘画比赛银杯。长期致力于中国花鸟画的理论研究、教学研究和创作实践。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作品入选国家级一系列重要展览,曾获全国首届中国画展优秀奖、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优秀奖、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银奖、中国花鸟画成就奖、第二届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荣誉奖、全国教师优秀美术作品奖等。并两次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所作花鸟画作品传统意韵深远,又生机勃发、自出机杼。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强烈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民族精神,是活跃于当代画坛且影响和潜力巨大的中国花鸟画家。

 

/images/article/202204/202204052120559833.jpg
郭玫孮童年时期与父亲在一起

 

相关推荐文章
教育兴 则国家兴
教育兴 则国家兴
下载APP